找到相关内容238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什么是唯识无境?

    什么是唯识无境?  指万法唯识所现,识外无真实之境。唯识,梵语vijn~apti-ma^trata^ ,音译作毗若底摩呾喇多;无境,梵语an-artha,又作无外境。意谓唯有识而无外在之对象,系唯识学派之根本学说。Vijn~apti 为由vi-jn~a^(知)之‘催起相’语基 vijn~apaya 衍生之语,系唯识学派之术语,指识之显现。唯识二十论记以‘唯’即是否定外境,故‘唯识’一语意谓无境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3367797.html
  • 论心识空间

    藏识,其中含藏着能生起一切法的种子。外境世间界由八识异熟生起,一切依赖于心识而存在。  若问:境界现前,由心识现起,不现前时与心识有何关系?譬如游人甲走进花园看到一盆花,这是甲的心识种子起现行,花园与...星辰全都由众生心识支持着,无论有情个体见与不见。有情见外境时,与此境相待的心识得以现起,当不见外境时,此心识便以种子的方式眠伏着。当业识种子力量减弱或消灭时,外境也相应地改变着。譬如八识离开身体后,身体...

    山东 圆 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2857246.html
  • 心识空间的探索

    ,之所以有种种的现相随转,都是因为心识所变现。这能变的心识只有三种:第八阿赖耶识是异熟能变,第七末那识是思量能变,第六意识是了别能变。阿赖耶识又叫含藏识或简称藏识,其中含藏着能生起一切法的种子。外境...与不见。有情见外境时,与此境相待的心识得以现起,当不见外境时,此心识便以种子的方式眠伏着。当业识种子力量减弱或消灭时,外境也相应地改变着。譬如八识离开身体后,身体就会败坏,外境任何事物若离开心识的支持...

    山东 圆 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65069422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大乘佛法有那三大思想体系,立论如何?有何差别?

    有大乘三系之说,何等为大乘佛法三大体系?分别如下:   一.虚妄唯识系:虚妄唯识系者,不但大谈空性,而且信受一切法空,是指离心的外境是空,如论到不离心的现境,就又不得承认它们是有,如果心也是空无自性...唯识系的立论,还是结归有门的。   二.真常唯心系:真常唯心系的立论,比虚妄唯识系来得更进一步,不但外境是空无自性,就是虚妄分别心也是空无自性的,不能说它是有;可是妄心是空的,但隐藏在妄心背后的真常心,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500612215.html
  • 饿鬼饮食的三种痛苦

      分释饿鬼饮食三种痛苦:一、外障苦;二、内障苦;三、自障苦。   以下依《本地分》分释饿鬼饮食三苦,即外障苦、内障苦与自障苦。   一、外障苦:   饿鬼于饮食具有外境之障碍,彼等为饥渴所逼,疑虑恐惧,四处奔走,寻觅饮食。若趣向泉海池沼,即在此处,有其余有情,手持刀剑枪矛,行列守护,遮止彼等趣近泉池等。即使勉强趣入,亦见清澈泉水变为污秽脓血,自己不愿饮用。此名由外境障碍饮食。  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|饿鬼|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15133436541.html
  • 星云法师接受洛杉矶华文媒体采访 勉励大众生耕致富

    时候,大家需不受诱惑,不与外境起舞,求得内心安定与平静,控制外境动乱。   而中国佛教未来的发展,大师肯定的表示,未来道路必定就是「人间佛教」。中国佛教除依照观光旅游业发展外,更要能对社会道德重建、...

    佚名

    |星云法师|采访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12/08502832855.html
  • 问:怎样才能做到一心不乱?

    一心不乱,就是达到无心可乱。一无所求,外境对你才没有干扰。悟透了“诸法空相,实不可得”,才能万缘放下,一无所求。 一心不乱,有深有浅,有理一心和事一心。事一心者,是在...明理之后要在生活中去证,在行住坐卧、穿衣吃饭、接人待物中去证得一心不乱。如果遇事则迷,见境则乱,仍偏于有。如果什么事都不想做,怕外境干扰自己,则又偏空。如能证得空有不二,才算真正证到一心不乱。一心不乱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33578094.html
  • 理净法师答:明白了外镜是心的显现,下一课做什么?

    但目标是要“静心”,我们虽然在理上明白“外境是心所现”,但我们的心不静,虚妄分别所惑,不能真正观到“心外无境”的状态。我们现前...而悟到“无常”。也就是说我们要不断的去努力修学禅定、精进念佛等方法,来引导自己观心不起,当我们的“心”一念不起时,才能说明外境是空;如果还有分别心起,就...

    理净法师

    佛教问答|理净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6/17034282559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烦恼丛生,不知如何解危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烦恼(梵语klesa)烦恼由心境对立,因而感召苦受,六根对六尘(梵语sad visayah)生六识,六识是分别外境,由七识对分别之境产生执好执坏,于是引生种种烦恼,而且性质不一样,痛苦的差别自然不同,若欲断除(净化)烦恼,应由七识执著净化成平等性智,或以般若智慧透视七识执著当下无自性空,七识空性(梵语sunyata),不生执染,那么,前五、六识与后八识也就自然净化解脱,一切烦恼则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465412539.html
  • 范古农答:修习止观,所谓回光返照,乃照何处。若谓照我心,我心究又在何处。若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既能生心,何谓无住。

    问:修习止观,所谓回光返照,乃照何处。若谓照我心,我心究又在何处。若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既能生心,何谓无住。   范古农答:修习止观,止是定,观是慧,乃定慧双修之法。先止一切杂念,提起自心慧照,不照外境,返照内心,心无形相亦无住所,不必求其住处,有住则有著,应无所住,但一味回光返照,不起分别,惺惺寂寂,方是定慧均等,止观双修之法。来问既能生心,何谓无住,是未明金刚般若之旨,以菩萨无住相布旋,应...

    范古农

    |范古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7193012776.html